金年会官网_适合学生宿舍的便携式火锅推荐
日期:2024-10-04 16:15 | 人气:
1996至2003年适合学生宿舍的便携式火锅推荐,我在歌乐山下、嘉陵江畔求学。七年光阴,母校给予我无尽的母爱,老师教授我丰富的法学知识,同学带给我温暖的友情,除适合学生宿舍的便携式火锅推荐了这些,不可磨灭的,还有舌尖上的味蕾记忆。从谈辣色变到无辣不欢,记忆在舌尖间缓缓流淌。
一
食堂
西政的食堂有三个,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又名外招食堂)。一食堂是最常去的食堂,二食堂是饭卡充值的地方,去的稍少,主要是9舍10舍的女同学光顾的多。而三食堂在学校医院的旁边,同学一般很少去。
一食堂一楼是饭堂,而二楼则是会场兼舞厅。一食堂是最拥挤的食堂,大家去的最多,因此经常看到自律委的同学在维护秩序,对自律委大部分同学都很反感,但在维持食堂秩序方面,我觉得他们是功不可没的,否则,当初像我等瘦小的同学可能只能吃到残羹冷炙了。一食堂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师傅们手腕上的“抖功”。一勺菜,勺子在盘子里的时候,是满满的,因此在刷卡时,往往满心欢喜,而勺子刚离开盘子,师傅的手在瞬间即抖动一下,勺子里的菜少了三分之一,待我们失望的将饭缸递过去,师傅的手再次抖动,菜又掉了三分之一回盘子里,最后,打到饭缸里的菜往往只有当初看到的三分之一。
只因当初民法课逃课太多,否则真应该给食堂师傅们宣讲一下孙鹏老师引以为豪的诚实信用原则。一食堂里面也有小炒,菜价比大盘菜稍贵,我比较喜欢吃的有3块一份的水煮肉片和3.5元一份的辣子鸡。这在当时,属于富贵菜了,一般只有在饭卡刚充完值的时候吃。还有就是那里的猪肝砂锅米线,2.5元一份,实惠又好吃。
一食堂一楼旁边还有一家小食堂,叫味园,以小炒为主,招牌菜应该是两元一份的烧白,受欢迎程度极高,如果去晚了,一般都打不到。味园的烧白,肉肥瘦适中,肥而不腻,梅菜也很好吃,里面还会有一些炒花生米。记得同寝室的小马同学,一次不小心将一块烧白掉到宿舍的地上,我很是替他惋惜,但他很快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弯腰将它捡起,用嘴吹了一下,放到嘴里,露出一副满足的神情。可见,烧白实在好吃。
一食堂二楼转弯处,也有一家小食堂,名字已经模糊了,里面的菜相对味道比大食堂好,可以点菜吃。我最喜欢吃那里的葱花煎蛋,师傅在煎蛋时要加一点水,煎出来的蛋质地很厚,不老不嫩,很好下饭。因为地方小,味道不错,常常要提前去才有位置。
二食堂在走出学校四号门,穿过小吃一条街的山坡处,离9舍10舍比较近,离我们住的1舍2舍比较远金年会客户端,因此,去的不多。二食堂门口上方挂的是“雅韵”二字,意即“雅韵舞厅”之意。因为对于二食堂来说,舞厅的名气要高于吃饭的名气。食堂兼舞厅,我想应该是中国大学的一大特色了,也是孔夫子“食色性也”最好的诠释罢。
毕业后有一次聚会,东莞的江流大师兄谈起学校的食堂舞厅,就记忆深刻,说到食堂舞厅因为地面油光可鉴,甚至还有剩菜饭渣,因此跳舞时经常连累舞伴一起滑倒在地上,为此常常被对方责怪,以为是以地滑摔倒这种合法形式为由,掩盖意欲零距离一亲芳泽的非法目的。但这些丝毫影响不了同学们跳舞的热情,因为在那个还不知道网络为何物的年代,文化生活实在是太单调了。在周末,经常可以看到川外成群结队的女生往雅韵舞厅赶,也可以看到不少小车停在食堂面前的斜坡处,这在上世纪1990年代,重庆尚未直辖,也算稀奇的事了。
不过,在1997年初夏,雅韵舞厅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凶杀案,相传是某黑社会老大的女朋友,抵挡不住“西政汉子”的魅力,经常光顾雅韵舞厅,某个周末,该黑社会老大尾随过来,发现女朋友整晚都和一西政帅哥翩翩起舞,顿时醋意大发,遂掏出一把尖刀,捅了帅哥一刀,结果一刀致命。
记得惨案发生后,一次英语课上,宛如菩萨般善良的李宓老师全无讲课的兴致,整节课都在讲这件事,让我们第一次感觉到英语课如此轻松,同时心情也十分沉重。恐怖事件之后,二食堂至少有一年没有再开放。重新开放后,食堂门口上方的“雅韵”二字仍在,只不过舞厅的功能消失了,每次去吃饭,我都感觉仿佛地上闪着血光。不过,大三那年的圣诞平安夜,法一96在二食堂办了一场晚会,同学们载歌载舞,自编自演了很多精彩的节目,还抽了奖,我在学校度过了最难忘的一次平安夜。
二
校园食街
学校有名的食街,分布在学校各大门附近。其中,最有名的应属四号门饮食一条街了。紧挨着四号门的是“龙王阁”,里面的招牌是砂锅菜,还有抄手等面食,味道也不错,我则最喜欢那里的腊肉炒饭和扬州炒饭。龙王阁还是附近部队的小食堂,饭馆里面专门开了一个小口,方便部队的子弟兵改善伙食,特别是晚上,经常可以见到身穿迷彩服的兵哥哥透过小窗口在点菜。食街中名气最大的一家饭馆当属“蒙古人”,听说“蒙古人”是学校一个自考生开的,生意极好,经常座无虚席,传说一年饭馆盈利数十万元,以至于该自考生最后无心向学。
如果不是学校搬迁新校区,我想“蒙古人”完全有可能做成西政的“百年老店”。“蒙古人”主营东北菜,招牌菜有拔丝地瓜、地三鲜、酱骨架等,都极受欢迎。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研究生二年级时,对面寝室的伍容平同学拿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仲裁辩论赛冠军”,据说这是母校历史上第一次拿到全国赛事的冠军。载誉归来后,伍同学请寝室的同学和对面我们寝室的同学,一共8人,在“蒙古人”庆功,那是一个中午,我们8人一共喝了16瓶“诗仙太白”,饭馆的“诗仙太白”已经被我们喝完,一直喝到下午4点多,这也是整个西政生涯中,喝酒最疯狂的一次,仿佛那一天,我们都成了豪爽的蒙古人。
“蒙古人”对面是“喜洋洋快餐店”,好像是1998年开的,那时候喜洋洋还只是快餐店,不是小朋友疯狂迷恋的动画片。“喜洋洋”的老板据说是广东的同学,得沿海改革开放之先风,首家在学校里发明了“外卖”,可以通过电话点餐送到宿舍去,不过好像要加5毛的送餐费。我最喜欢“喜洋洋”的菜是泡椒牛肉,此后再没有在其他任何饭店吃过如此美味的泡椒牛肉了。食街还有一家饭馆不能不提,那就是“味园”。“味园”之所以受到欢迎,全因它做的绝对是正宗的川菜。“味园”的老板娘很热情金年会官网,一口纯正的四川话,笑容可掬。店里的回锅肉、干煸土豆丝、泡菜,是同学们的最爱。
除了四号门的食街,靠近铁西校门的两家饭馆也挺受欢迎,一家是“民族食堂”,一家是“简而文”。 “简而文”走的是平民路线,而“民族食堂”则属于西政校内最高档的饭馆了,价格稍贵,里面吃饭的老师比较多。而同学们搞老乡会、同学生日,偶尔也会在那里。给我留下印象的是“西政梧州老乡会”以及“99级和00级诉讼法师生见面会”,就是在“民族食堂”聚餐的。在“99级和00级诉讼法师生见面会”上,德高望重的常怡老师还专门带来了老家的“山西汾酒”给同学们品尝,很浓烈的一种白酒,让我们感受到了老教授对我们浓浓的关爱。
此外,就是烈士墓大街了。烈士墓大街较有名的饭馆,留有印象的是“菜砂锅”,“吴记”,以及 “庆相苑”。 “菜砂锅”是两广同学的最爱,有很多清淡的菜,经常在那里可以遇到一群讲着同学们所谓“鸟语”的两广同乡。“吴记”则在烈士墓大街中段的一个坡坎上,环境极其寒碜,但生意极好,是绝对正宗的“江湖川菜”。 “庆相苑”则以酸萝卜老鸭汤闻名烈士墓,萝卜酸脆,鸭子烂而有嚼劲,汤清香而开胃,还有微辣的酱料,让人食过返寻味。
3
火锅
重庆火锅,大名鼎鼎,是不能绕过的,西政校内诸条食街却并无纯粹的火锅店,想必是因为光做火锅也太过单调,当然,壮志路火锅店除外。壮志路位于男生心仪的5舍下面,有几家火锅店,类似家庭作坊式,我也是在2000年夏天,借助寝室吃散伙饭的机会,才得以见识这里的火锅的,读研究生之后,经常光顾。
校外的火锅,留有较深印象的,一是烈士墓的“老坝子火锅”,老坝子火锅位于烈士墓车站的斜对面,无论是本科毕业前夕还是研究生毕业前夕,都曾多次光顾,特别是研究生毕业前夕,历经非典从广东回来,被学校强制隔离一星期后,第一顿晚饭就是在老坝子火锅吃的。这顿火锅,是和毕业后准备到东莞工作的同学、师弟们吃的,包括可华、景晶、小渊等,让彼此记忆深刻。二是沙坪坝的“外行火锅”,位于重师后门陈家桥的对面,印象深刻的是那里的鸭肠,非常脆,非常爽口。三是沙坪坝小龙坎附近的“华生园火锅”,这是法一96吃年级散伙饭的地方。四是“维也纳火锅”、“清华火锅”、“德庄火锅”。
这三个地方都是沙坪坝较有名的自助式的火锅,印象中是38元每位,啤酒饮料任喝。维也纳火锅、清华火锅位于杨公桥立交桥往重师方向,有一年寒假没有回家,学校的团年饭就是在清华火锅吃的。德庄火锅则位于沙坪坝区标志往石门大桥方向,记忆中曾经和唐力老师、张永和老师、吴章敏伉俪等在那里吃过一次。
重庆的火锅,对还在求学的学生而言,难能可贵的是便宜。像壮志路火锅,老坝子火锅,都是3拖1或者5拖1,即荤菜3元或5元,素菜1元。像维也纳火锅等自助火锅,也是38元1位任吃。当时学校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补贴是每个月19元,两个月发一次,38元,正好去吃一顿自助火锅。沙坪坝还有小店里的自助火锅,10元一位任吃,在杨公桥附近那一家,我去过一次。
但这类火锅,往往店面较为简陋,后来就听说2班的几个同学在吃10元自助火锅时,正吃得起劲,喝得尽兴,不料突然轰然一声巨响,煤气坛子爆炸了,吓的同学们到处乱跑,火速离开火锅店,所幸没有人员受伤。事后,听说同学们还颇为得意,因为发生爆炸时,已经酒过三巡饭过五更,正是准备买单之时,发生爆炸,刚好可以省钱。
火锅以外,留有印象的还有小火锅。小火锅以川外的味道为上。西政的汉子,川外的妹子,是同学们整天挂在嘴上的话。川外的妹子没泡上,但川外的小火锅没少吃。川外的小火锅店位于川外图书馆侧面、川外舞厅附近的二楼金年会下载,有好几家,比较有名的有鸡肉火锅,牛肉火锅等,一般是将肉煮好在火锅里端上来,再配上一些小菜,味道很不错。而且,每次吃饭的时候,还可以打望川外妹子,秀色可餐,一举两得。
4
小吃
校内的小吃,最有名的当数卤豆干和卤鸡翅了,这两样东西是西政杂货店的镇店之宝。卤豆干一般是5毛钱一张,卤鸡翅则是2毛钱一个,配上香菜、葱花等佐料,味道一流,在夏天再要上一瓶山城啤酒,就是绝配了,这绝对是那个年代每一个西政学子不可磨灭的记忆。即使是晚上宿舍熄灯,宿舍楼关门之后,宿舍管理员“卤豆干、糯玉米”的吆喝声仍然不绝于耳,在楼道里反复回响。
当然最让人留恋的是烧烤。学校后门、研究生宿舍楼下面,简直就是烧烤一条街,一年四季烟火缭绕。烤豆干、烤土豆、烤茄子等,味道都不错。烈士墓卧牛石录像厅对出的烧烤也受欢迎,特别是熬夜看球的时候,在中场休息之时,要上几串烧排骨,所有的睡意都烟消云散了。
有名的小吃还有土豆泥,土豆泥是秋冬天里我的最爱。在寒冷的重庆雨夜,捧着一碗土豆泥,感觉是那样的温暖幸福。土豆泥有素土豆泥和荤土豆泥之分,素的里面有香菜、酸萝卜、葱、香料等佐料,荤的还要加上炖烂了的肉糜。素的是1块一碗,荤的则是1块5一碗。荤的土豆泥当然味道更好,但在那个囊中羞涩的年代,往往都会为是吃素还是吃荤,要1碗还是2碗土豆泥而内心挣扎。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串串香”了。串串香别名麻辣烫,简称串串,是全天下最廉价的美味。一般吃火锅除了有油碟搭配之外还需要自己点菜来烫着吃,可是串串香却不一样,老板是将很多菜用一根竹芊子将各式各样的菜品串在一起,每串1毛钱或2毛钱,荤素自己随便挑。吃完了,喊一句“老板,数芊芊”,意思就是要结帐了。这个时候老板会以刘翔的速度来到你的面前。因此,很多同学往往一边吃,一边偷偷摸摸扔芊芊,现在想想,实在是不甚厚道。
留有深刻印象的是烈士墓小学隔壁、工商银行斜坡那一家串串,菜式多,老板热情,而且由于是在斜坡上,地理位置优越,方便一边吃一边打望。重庆版的《江南》唱道“吃火锅不数芊芊,吃串串才数芊芊的我,家住在五里店,爱看重庆台,麻辣笑星在表演,西政的帅哥表情看来很腼腆,川外的美女热情大方笑开颜……”,绝对是当年学子生涯的写照。2011年年初,深圳校友会庆祝10周年晚会上,就有校友唱了这首歌,我听了,有一种泪流满面的冲动。
转眼间,毕业十二年了。岁月无情,带走了青春;岁月知味,丰富了人生。透过舌尖上的回忆,记忆中的山城,记忆中的母校,记忆中的同学,好像一下子浮现在眼前。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的是歌乐山的情怀。尝尽人间百味,最难忘的,永远是歌乐山下那夹杂着青春气息的麻辣味道。
来源:广东西南政法校友会
成立山东公司法务群,名额有限,有意者请按小编二维码(XLF-1204):